改革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。
今年以來,中韓(鹽城)產業園持續推動改革再深入、創新再發力,加快打造開放合作標桿、建設產業發展高地,為推進“十四五”跨越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積蓄新動能、塑造新優勢。
改革賦能,增添內動力
今年,中韓(鹽城)產業園緊扣考核評價體系,推動目標績效考核由單純排位“考績”向整改補短“增效”延伸,精準設置引導性、關鍵性考核指標,園區突出項目落地、考核投入產出,鎮街突出民生建設、考核鄉村振興,部門聚焦職能工作、考核服務效能,國有企業聚焦發展活力、考核經營業績,延長考核鏈條,加強過程管理,試行績效后置,充分發揮績效考核“指揮棒、風向標、助推器”作用。
突出“大抓項目、抓大項目”導向,堅持“項目為零、一切為零”,深化“三問三比三查”思想大討論,重抓50個總投資超1億美元或10億元重大項目,落實專班跟蹤,每周會辦推進,“談成歸來、做成回家”理念深入人心,項目推進扎實有力。一季度新開工產業項目22個、固定資產投資163.5億元,3個在建百億級重大項目加快推進。
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,持續優化政務服務,全力打造政務服務綠色通道和最優營商環境。推行“不見面、網上辦、快遞送”服務模式,讓數據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,不見面審批率達100%。擴大信用承諾制試行范圍,堅持用地提前儲備、要素提前規劃、金融提前介入,一季度?新增工業用地827.2畝、租賃標廠20.1萬平方米,基本實現“拿地即開工”“交地即辦證”。
創新驅動,激活強引擎
把創新放到高質量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,升級重大創新平臺,發揮中韓(鹽城)產業園未來科技城科創集聚功能,已入駐中韓科創研發機構6家,年內計劃招引研發孵化類項目80個以上、總部金融類項目70個以上,加快打造長三角重大創新載體。
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深化“科技創新突破年”活動,聚焦167家企業深入實施高企培育、高企上市、“高升規”、數字化轉型、知識產權護航等“五大行動”,厚植創新發展新優勢,已通過國家評價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80家,潤陽光伏研究院、天合光能國家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正在加快建設。
堅持人才優先發展,加大頂尖人才招引力度,完善提升人才政策體系,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,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,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中韓(鹽城)產業園創新創業。
精準施策、傾力優環境
堅持“親清”服務,推動政策進企、要素助企、減負惠企。春節期間,中韓(鹽城)產業園出臺6項支持措施留工優工、就地過年。新春第一會集中表彰18家高質量發展企業,鼓勵企業持續創新發展。堅持問需企業、按需服務,完善政策措施,深化“暖心扶企”專項行動,解決企業金融、用工、經營難題,一季度新增企業貸款15億元、用工2182人,企業退稅和減免“房地兩稅”1.2億元。
突出產城融合,全面會戰韓風國際文化名城,成功組織2021年春季土地招商推介會,吸引60余家知名房企集聚,推動“6+1”項目包加快落地。中韓文化廣場加快建設、名品商貿街區全面啟動、中韓文化客廳“五一”將建成開放,新四軍文化林、長江路學校、東環路南延、五條嶺生態陵園風景區等重點工程快速推進,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。
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,成立工作專班,編制總體規劃,全力推進銀寶集團5000畝智慧農場、臺灣康森2000畝精致體驗生態園項目建設,加快引進生態農業項目,全力打造高速圈外都市農業全域示范區。